「劳模风貌」问候劳动者 斗争正当时

liukang20242天前正能量吃瓜209
【劳模风貌】
问候劳作者 斗争正当时
编者按在村庄复兴的主战场,他们躬身实干,带领乡亲们奔向夸姣生活;在传达敦煌文明的路途上,他们谨慎细心,架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在城市环境清洁一线,他们静静劳作,用心看护“一方净土”……他们身处不同岗位,却以相同的执着和热忱饯别着劳模精力、劳作精力、工匠精力。在“五一”世界劳作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3位全国劳作模范,记载他们在普通岗位上的点滴故事,展现他们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动听风貌,以此向每一位辛勤劳作的斗争者问候!
“让客人来一次就爱上敦煌”
——记全国劳作模范、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运营部场务会务解说李彩芸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牛巧丽
“敬重的各位宾客,我们好,欢迎来到敦煌世界会展中心!我叫李彩芸,很侥幸为我们做解说服务。”
身着制服、笑脸亲热的李彩芸沉着地站在观赏者面前,作为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运营部场务会务解说,这样的开场白,她早已纯熟于心。
“细心对待每一次解说”
在李彩芸的作业手册里,鳞次栉比记载着每一次解说的“用户画像”:政务团的解说偏重、研学团的常识储藏、冷静团的膂力节奏……
“不同的观赏方针对解说常识的承受程度和需求不一样。”李彩芸告知记者,在每次解说前,她都要具体了解解说方针的特色,对展厅内容进行整理,精心设计解说方案,力求让每一位观赏者都能更直观、更深化地了解展厅展馆的深沉内在。
面临冷静游客,她特意怠慢语速,预留休息时间;遇到研学团队,她将“岩画描摹”“沙画创造”等课程融入解说,让前史和实际深度交融……
“我想让每一位客人,来一次敦煌就爱上敦煌。”20年来,这句话是镌刻在李彩芸心中的誓词,一向指引着她前行。
2005年,刚结业的李彩芸怀着对敦煌文明的厚意、对家园的留恋,投身导游职业。“能把家园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是一件无比夸姣的事。”
在做导游时,她将每一次带团解说都看作一次文明传递的进程。从行程规划到食宿安排,从景点解说到应急处理,一向以“家人般的关心”对待每一位游客。
有一次带团进程中,一名游客意外跌伤导致骨折。面临紧急状况,李彩芸敏捷运用急救常识进行开端处理,一同榜首时间联络医院,并全程伴随就医。在医院里,她忙前忙后,照料游客饮食起居,安慰心情。直到第二天家族赶到,看到家人被照料得很好,家族紧紧拉着李彩芸的手,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在李彩芸看来,一场完美的游览,不只是赏识景色,夸姣回想也是重要一环。这份体贴入微的服务和关心,为许多游客留下了夸姣的回想,也让她与游客结下了深沉友情,不少游客行程结束后和她成了朋友,还纷繁引荐亲朋好友参与她的游览团。
“从解说中不断学习”
圆满完成各类解说,收成各界好评。这份挥洒自如的背面,是二十年如一日的自我雕刻。
敦煌文明汗牛充栋,前往敦煌的游客,大多怀着对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神往,他们之中不乏文明底蕴深沉的游客,这无疑添加了李彩芸的作业难度。
“我的大脑是一个‘文明存储器’,每天都要进行常识的存储、更新、删去。”李彩芸笑着描述自己。为了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解说需求,她不只将解说词背得滚瓜纯熟,还要不断学习相关常识。
会展中心常设的敦煌文明主题展、彩陶展等展厅,对李彩芸来说,不只是展现文明的窗口,更是学习的讲堂。她络绎其间,深化发掘背面的故事、叙述其间的价值,将陈旧修建的精妙、民俗风情的共同,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解说。
“每次解说都是一种学习。”李彩芸慨叹地说。游客眼中的猎奇和思索,总能为她翻开调查敦煌的新视角,让她对敦煌文明有了更深入、多元的了解。
即便如此,她也会遇到常识盲区。“这种场合也不少。”李彩芸说,常常会有游客问到她不知道的常识点,每当这时,她会坦白地告知游客:“这一点我还不是很熟悉,您知道的话我们能够讨论一下。”之后再细心查阅材料、讨教教师,为下一次解说作好充分准备。
二十年来,李彩芸据守解说岗位,凭仗厚实的专业功底、精深的解说技巧和谦逊好学的情绪,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赞誉,成了“全国百万英才方案金牌导游”。
2020年头,她活跃参与并主导注册树立了敦煌市导游协会。从一线导游转型为管理者,李彩芸注重导游人才培育与展开,先后培育优异导游100余名,成为传达敦煌文明的重要力气,为敦煌旅游业展开注入了新生机。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树立100周年暨全国劳作模范和先进作业者赞誉大会举办,李彩芸被颁发“全国劳作模范”荣誉称号。荣誉是鼓舞、更是鞭笞,她深知推进敦煌旅游业展开任重而道远。
从陈旧的莫高窟岩画,到奇特的鸣沙山月牙泉;从前史悠久的阳关古道,到充溢现代气味的敦煌世界会展中心,李彩芸正在用自己的方法,全方位宣扬、展现着敦煌文明的魅力。
“村干部便是要全力为我们服务”
——记全国劳作模范、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牛巧丽
从早到晚繁忙奔走,心里装的满是村里的事……说起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乡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作为村干部,有必要要为老百姓干点啥,要不便是白干了。”马银萍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用实际行动饯别着对乡民的许诺。
“尽全力服务我们”
从自食其力的致富带头人,到带领全村奔向夸姣生活的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一向将“尽全力协助我们”作为榜首寻求。
这份助人的热忱,早在马银萍童年时期就已生根发芽。
“小时分看电影,特别期望自己能成为协助别人的英豪。”马银萍笑着回想,“没想到,我的‘英豪梦’居然是从养猪开端完成的。”
2006年,马银萍返乡展开生猪饲养,她一头扎进饲养技能的学习中。凭仗着能喫苦、肯研讨、不服输的劲头,养猪场从开始的几头猪,展开到2009年存栏300头的规划。
“年纪轻轻,居然能把猪养得这么好!”乡民们纷繁前来取经,马银萍毫无保留,“倒豆子”般将饲养技能和经历倾囊相授。
手把手教技能、24小时在线答复问题……看着我们的饲养连续有了起色,马银萍心中充溢了成就感,也愈加坚决了和我们共同致富的决计。
2016年,带着这份决计,她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尽管要放下自己苦心经营的饲养作业,但她说:“当村党总支书记能协助更多人,职责更重,含义更大。”
就任之初,马银萍便把展开工业作为头等大事。针对大众缺资金、缺技能、缺经历的难题,她立异推出“赊猪苗、赊饲料、跑借款”的作业形式,挨家挨户做技能指导、抓疫病防治、联络出售,席沟圈村养猪工业很快展开了起来。
“这些年,马书记贱价供给猪苗、搞防疫,为我省下了3万多元!”席沟圈村乡民席贵平慨叹道。
在马银萍的带领下,席沟圈村饲养业蓬勃展开:建成养猪专业合作社4家、养鸡专业合作社2家、养牛专业合作社1家,饲养暖棚超越100座,展开规划饲养户40余户,饲养业年收入打破600万元。
一同,她活跃推进种养结合,展开地膜玉米、绿色西瓜、林下养鸡等工业,既处理了饲养污染问题,又为乡民节省肥料本钱近百万元。
“当好大众贴心人”
席沟圈村下辖11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单薄,936户乡民的出行难题,一向是马银萍的心头大事。
“要致富先筑路!”马银萍深知,村庄要复兴,基础设施是要害。
近年来,她四处奔走争夺项目,累计争夺资金1000多万元,新修村组沥青路10公里、水泥路2.5公里、砂石路21.8公里,完全打通了村庄展开的“最终一公里”。
“本年村子里还剩最终2.5公里路没有修。”马银萍告知记者,本年的方针是将这些路修好,让大众出行愈加快捷。
在日常作业中,马银萍常常走进农户家中和乡民促膝交谈,掌握状况、了解困难,村里每家每户的状况她都一目了然。
她常说:“村干部的作业便是‘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只要真实走近大众,才干知道他们需求什么,才干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村里,马银萍发现留守妇女和白叟收入菲薄。为此,她活跃引入服装分厂,通过计件制为乡民供给安稳作业岗位,安排展开刺绣工业,协助30多名妇女完成家门口作业。
在马银萍看来,村庄复兴不只要让乡民的口袋“富起来”,更要让我们的脑袋“富起来”。
她坚持党建引领,立异施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交融”的村庄管理形式。
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展开品德评议,引导乡民崇德向善;树立“大众点单、干部接单”服务机制,变“坐等上门”为自动服务;安排施行大街排洪工程、树立卫生管理制度,让旧日脏乱差的大街面目一新。
现在的席沟圈村,工业兴隆、路途疏通、环境优美,乡民们脸上洋溢着夸姣的笑脸。2022年,席沟圈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在4月28日举办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树立100周年暨全国劳作模范和先进作业者赞誉大会上,马银萍被颁发“全国劳作模范”荣誉称号。
从饲养能手到治村前锋,马银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职责与担任。在村庄复兴的路途上,这位一向把大众事放在首位的村党总支书记,正带领着席沟圈村的乡亲们,向着愈加夸姣的明日稳步前行。
“为了城市更清洁,脏点累点不要紧”
——记全国劳作模范、武山中荷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废物处理厂铲车司机王永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牛巧丽
清晨5时,天色未亮,武山中荷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废物处理厂铲车司机王永刚现已抵达作业岗位。他敏捷换上作业服,细心巡查废物车辆进出是否安全、废物面是否压实、排洪途径是否疏通……
这些查看工序,是他每天作业前的必备流程,尽管单调却容不得半点过失。
“每个岗位都得有人干”
“再往前一点。”
“好,倒。”
做好准备作业后,清运车辆连续抵达废物处理厂,王永刚一边指挥,一边合理安排着当天的废物填埋面积。
一年365天,每天都有百余辆废物车运来近140吨废物,这些都需求及时处理。
废物处理场环境恶劣、气味难闻,尤其是夏天,铲车驾驭室里,温度常常高达40摄氏度。
“有时分熏得透不过气,就把车开到风大的当地,让自己缓一缓,再持续回去作业。”王永刚说。
面临这样的作业强度和作业环境,王永刚十余年如一日地据守。有人问他,是怎样在这种难以忍受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他的答复简略却有力:“每个岗位都得有人干。”
2011年,新建的武山县城区废物处理场需求几名工人从事废物填埋作业。这项作业不只需求会开铲车,并且要面临恶劣的作业环境。王永刚得知状况后,自动请缨,“之前在部队就学过铲车,想着作业也不难干,就接下来了。”
“作业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那都不算啥,但要说难忘的,仍是遇到雨雪气候的时分。”王永刚回想说。
2018年7月中旬,武山县遭受大暴雨。晚上,王永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却一向惦记着废物处理场的排洪沟。“要是被堵了,水排不出去怎么办?”
他敏捷穿好雨衣,冒着滂沱大雨赶参与里,发现排洪沟公然被堵住了。他当即和其他干部职工一同,砸开排洪沟口,再用手扒摆开废物。
雨水污水湿透了全身,脚底划破也全然不顾。在我们齐心协力下,排洪沟总算晓畅,保证了废物处理场的安全运转。
王永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数不清有多少次在废物堆里推车,数不清有多少次用双手整理被废物阻塞的水沟。
而每当说起这些,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为了让城市更清洁,脏点累点不要紧。”
“要干就干到最好”
上午11时,一切的清运车辆将废物堆积结束,偌大的废物处理场,只剩王永刚一人。
开上碾压机,将废物推平压实,再开上铲车,将废物分类填土埋葬。
为了不耽误作业进度,王永刚每天上班都会带上午饭。正午,他就在场所邻近简略用餐,吃完后便马上接着干。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各种职责,我的职责便是让城市远离废物的困扰。”王永刚说。
在作业中,他探索出了“先推后埋”的废物处理新思路。这一主意得到了认可和推行,不只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单位节省了很多资金。
“都是为了把作业干好,自己多费点心不要紧。”王永刚的主意说起来简略,但做起来却不简略。他简直把一切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铲车操作事务才能的提升上。
跟着城市生活废物的添加,作业难度也在加大,铲车的铲斗老化,影响施工进度,王永刚暗自下定决计,必定要对原有铲车铲斗进行技能改造。
他一边虚心向教师傅讨教,一边刻苦研讨,一同研讨电焊的作业原理。
有人恶作剧说:“咱便是一个铲车司机,操那份闲心干啥呀?”每当这时,他总是淡淡一笑,心里却想着:“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只要和事务相关,就得研讨。”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屡次实践,王永刚学会了电焊技能。这不只提高了他的作业效率,延长了机器使用寿命,还为单位节省了设备置办和修理费用。
下午1时,废物场填埋区现已看不见废物,也简直闻不见异味,王永刚又开上铲车去取土,为明日的作业做准备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凭着这股钻劲,王永刚现已成为了集电焊工、电工、管道工、水暖工于一身的“多面手”。
在4月28日举办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树立100周年暨全国劳作模范和先进作业者赞誉大会上,王永刚被颁发“全国劳作模范”荣誉称号。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风貌展现——问候劳模 礼赞斗争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风貌展现——问候劳模 礼赞斗争

劳作发明美好,斗争铸就伟业。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100周年暨全国劳作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赞誉大会在北京举办,烟台市共有10人承受赞誉,其间全国劳作模范8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他们用焊枪勾勒...

“机场+地铁”联动展现 来一场劳模工匠风貌追“星”举动!

华声在线4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通讯员 许瀚雯)近来,“湘江潮涌·匠星闪烁”长沙劳模工匠风貌展现活动在长沙黄花世界机场磁浮连廊“劳模长廊”启幕,以跨过“机场+地铁”双纽带的沉溺式展现,闪烁劳...

哈尔滨市总工会举行百名劳模工匠肖像展

01:19“五一”国际劳作节前,哈尔滨市总工会举行“镜鉴二十载·光影铸工魂”哈尔滨市员工拍摄家协会20周年回顾展暨百名劳模工匠肖像展。一幅幅拍摄著作捕捉劳作者工作中的动听瞬间,对劳模风貌进行生动记载和...

劳模风貌·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文献:二十年磨一剑 他从车间到“首席”

原标题:中车株机文献:二十年磨一剑,他从车间到“首席”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朱理涵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智能配备分公司运维四班副班长文献的职业生涯,可谓一部不断打破自我的斗争史:20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