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首要载体,是每个人择业创业的重要考虑选项,国家之间的竞赛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赛。40多年改革敞开带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城市格式产生深入改动,许多城市快速兴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步式微。跟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我国城市的根本格式逐步确认。
按照人随工业走、工业决议城市兴衰、规划经济和交通本钱等区位要素决议工业布局的根本逻辑,咱们在《我国城市开展潜力排名:2022》研讨陈述中对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开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姑苏、南京、武汉、重庆位居前10名。
中心观念
NO1.北京:政治、文明、世界交流和立异中心。1)北京其时城市功用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功用,但却集政治中心、立异中心、金融中心、文明中心、世界交流中心的优势于一身,未来北京将集合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2)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开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到达82%,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立异成为三大手刺。3)北京严控人口规划抬升日子本钱、影响城市生机,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获益于京津冀协同开展,北京周边区域功用定位不断强化、交通联络日益严密,但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4)未来,北京将建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而且作为中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开展,作为全国榜首个减量开展城市,北京逐步从粗豪式开展到精细化调整转型。
NO2.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比美纽约。1)上海是我国经济的心脏,跟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比美纽约,成为首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2)上海以轿车、电子、金融为支柱,并培养了一批优异的互联网企业。3)上海城市规划滞后,控人口下降城市生机,近年结构性放宽落户条件,引入高学历人才。4)未来,上海将持续坚持敞开,建成杰出的全球城市,带动构成具有全球竞赛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NO3.深圳:乘改革敞开之风、造立异生机之都。1)深圳乘改革敞开之风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逾越香港成为生机四射的一线城市;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70万,居全国之首。2)深圳是引领全国的立异构思大都市,战略新兴工业为支柱工业,2021年添加值占GDP比重近40%。3)深圳面对着土地资源缺乏、工业外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缺少等问题。4)未来,深圳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打造全球立异构思之都。
NO4.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1)广州由华南中心晋级为国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逾越。2)工业开展方面,广州商业气氛稠密、是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轿车制作业、电子产品制作业和石油化工制作业是广州的三大工业支柱工业,占全市规划以上工业总产量的一半。3)与其他一线城市比较,广州存在立异才能弱、金融业开展缺乏的问题,经济添加仍受限。4)广州将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参加全球分工与协作,建造生机全球城市。
NO5.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抢先的“数智城市”。1)杭州经济开展势头杰出,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长三角榜首。2)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是杭州的“金手刺”。3)杭州面对工业类别偏科、轨道交通建造落后的问题。4)未来杭州将推进更高水平敞开,打造面向世界的立异高地。
NO6.成都:新一线龙头,西部经济高地。1)成都2021年GDP近2万亿,占四川省的35%,接连7年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榜首。2)电子为支柱工业,占工业总产量的62%;具有中西部区域数量最多、品种最完全的金融组织资源。3)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联络,轿车和电子工业开展竞赛与协作并存。4)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功用,并携手重庆,合力打造西部经济高地。
NO7.姑苏:最强地级市,从“世界工厂”开展为“立异高地”。1)姑苏先后阅历城镇工业兴起、外向型经济腾飞、敞开型立异经济等开展阶段,成为地级市的“天花板”。2)姑苏是“全球工业大市”,工业总产量仅低于深圳。3)姑苏存在教育、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4)未来姑苏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效果,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奉献力气。
NO8.南京:六朝古都勃发新生机。1)因地舆和前史要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21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四。2)南京以轿车、钢铁、电子、石化为支柱,并致力于打造“芯片之城”。3)因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强市集合,与杭苏锡常等兴旺地市比较,南京辐射才能有限,近期人口集聚才能削弱。4)南京未来将以“立异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开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NO9.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1)武汉根本处于我国首要经济带的地舆中心,2021年人均GDP近13万元,雄踞中部区域首位。2)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现在武汉具有钢铁及深加工、轿车、信息技能、医药等完好工业系统。3)武汉民营经济占比相对较低,民营经济生机缺乏,近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4)未来,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柱,作为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规划内建造具有必定竞赛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10.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1)大重庆经济总量超2万亿,小重庆人均GDP约10万元,与成都适当。2)重庆以轿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量比重约40%,并加速培养“专精特新”企业。3)重庆仍面对科技立异实力不强的问题。4)重庆将加强发挥西部世界归纳交通纽带效果,携手成都打造内陆改革敞开新高地。
目录
1 北京:政治、文明、世界交流和立异中心
2 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比美纽约
3 深圳:乘改革敞开之风、造立异生机之都
4 广州:广东省的排头兵,省制作业的中坚力气
5 杭州:民营经济的“大本营”、全国抢先的“数智城市”
6 成都:新一线龙头、西部经济高地
7 姑苏:最强地级市,从“世界工厂”开展为“立异高地”
8 南京:六朝古都勃发新生机
9 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兴起的战略支点
10 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
正文
1北京:政治、文明、世界交流和立异中心
北京其时城市功用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功用,但却集政治中心、立异中心、金融中心、世界交流中心、文明中心等优势于一身,未来北京将集合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1953年北京被界说为政治、经济和文明中心,特别是要建成强壮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能中心;1982年北京修订城市整体规划,不再提“工业基地”;2004年《北京城市规划》不再提“经济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明中心、宜居城市”;2014年北京被中心定为政治中心、文明中心、世界交往中心、科技立异中心,要求建成世界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在北京功用定位产生改动的一起,2012年北京正式提出将通州建造为“城市副中心”、2017年提出树立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用承载地逐步建造,北京愈加专心于开展首都中心功用。
2021年北京GDP超4万亿,仅低于上海,全国第二。交通区位方面,北京是我国铁路网的中心,京九铁路、京沪铁路和京哈铁路等连通全国;现在,北京航空“双纽带”格式初步构成,年旅客吞吐量逾越一亿人次;北京是我国榜首个注册地铁的城市,现在轨道交通路程达783.1公里,客运量世界榜首。北京是全国教育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集合了全国数量最多的要点大学,其间有8所985,18所211;具有55家三甲医院。
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开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到达82%,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立异成为三大手刺。建国初期,北京定位于工业城市;1970年代末,北京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工业基地;1980年代北京开展规划不再提开展重工业,一些制作业也向河北和京郊搬迁;2004年北京总规提出加速开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能工业。2021年北京第三工业比重到达81.7%、全国最高。其时,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能服务和科学研讨和技能服务业是北京的支柱工业,添加值算计占GDP份额逾越40%。
榜首,金融为北京榜首支柱工业,是对北京经济添加拉动最大,财务增收奉献最多的工业,2021年工业添加值占GDP比重近20%,占比挨近世界金融中心城市。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不只要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两会”,还有三大方针性银行总部、中农工建等大型商业银行总部、四大资管公司总部等,2021年北交所树立持续完善北京多层次的金融管理系统建造。第二,北京总部经济显着,依据2022年我国总部经济世界高峰论坛的数据,北京具有54家世界500强企业,接连10年居全球城市榜首。第三,北京科技立异优势杰出,科研院校和研讨所集聚,依据2021年中关村论坛会议发布的世界科技立异中心指数排名,北京总和排名全国第1、世界第4。2021年北京战略新兴工业和高技能工业添加值占GDP比值逾越50%。
北京严控人口规划抬升日子本钱、影响城市生机,但引导人口布局优化也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获益于京津冀协同开展,北京周边区域功用定位不断强化、交通联络日益严密,但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榜首,曩昔四十年,我国城镇化快速开展,但城市管理才能、城市规划水平并未相应跟上。比方,2013年以来,北京市加强人口调控,提出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由正转负,尔后人口简直0添加。2021年北京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9.8%,远高于全国的14.2%,年青外来人口涌入使得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降至14.2%。控人方针挤出低收入人群,减少了日子性服务业从业者数量,从而抬升日子本钱,还会减少适龄劳动力占比,加重老龄化趋势,影响城市生机。但优化人口布局和疏解非首都功用有助于城市高质量开展。近年,北京经过疏解工业、引导人口布局优化,构成“多中心”开展格式,打造了包含怀柔科学城、北京自贸区等一批新的经济添加极。第二,京津冀交通范畴一体化逐步开展,到2022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经营路程近1.1万公里,其间高铁掩盖京津冀一切地级市,交通联络日益严密;工业方面,津冀区域持续承受北京溢出工业,到2020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能合同成交额累计逾越1200亿元。但北京与津廊两市更为严密,而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城市,较难遭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果,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仍存,京津冀高质量协同有待更大规划的开展。
未来,北京将建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调和宜居之都,而且作为中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开展,作为全国榜首个减量开展城市,北京逐步从粗豪式开展到精细化调整转型。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加强政治中心、文明中心、世界交往中心及科技立异中心建造,未来将建成大国首都、世界一流的调和之都。一起,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增强与天津、河北联动,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造以首都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